6月19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 保護好黃河和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的生態環境,是寧夏謀劃改革發展的基準線,要深化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核心在水、關鍵在水、難點在水。
用好水資源、做好水文章,近年來,銀川市全面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入踐行“四水四定”原則,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讓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更大作用,為先行區示范市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優化頂層設計 全面落實“四水四定”
銀川市精心搭建了“1+3”政策框架,聯合寧夏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專業團隊,形成了《銀川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四水四定”專題研究報告》,會同清華大學和寧夏銀川水聯網數字治水聯合研究院探索構建“四水四定”多目標優化模型,科學測算銀川市基于水資源承載能力的人、城、地、產及生態建設目標和控制要求。
在科學調研基礎上,銀川市出臺了《銀川市建設“四水四定”試點市實施方案》《銀川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四水四定”實施方案》《關于落實水資源“四定”原則深入推進用水權改革實施方案》等方案,全面推進以水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用水權改革,控制總量、優化用量、盤活存量、提高效率。
“各類方案的出臺,充分體現了銀川市呵護黃河安瀾、保障水資源安全的堅定決心,是銀川市統籌保護黃河與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的有力措施,推進先行區示范市建設。”銀川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董建華說。
今年3月28日,銀川市建設“四水四定”試點市現場推進會召開,通過學習觀摩各縣(市)區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做法,更加堅定了深入開展“四水四定”試點市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高效節水 擰緊農業用水“水龍頭”
近年來,銀川市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推廣高效節水技術、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達成了節水和增收雙目標。
蔬菜種植基地是耗水大戶,銀川又是蔬菜供應基地,如何平衡“水與菜”的關系?在賀蘭縣常信鄉桂南村的菜心種植基地,隨處可見節水噴灌、滴灌、水肥一體機。“科技節水技術實施后,再也看不到大水漫灌的情形了。”桂南村黨支部書記王健說。在瓜菜種植方面,銀川市普遍推廣膜下滴灌、微噴灌、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及自動化精準灌溉技術,節水效率提高50%以上。
2022年以來,銀川市逐年壓減水稻種植面積,積極推廣耐旱作物。同時,通過提高水稻品質、稻漁綜養和三產融合等路徑,稻田產值逐年增加。即便是在傳統的玉米地里,銀川市也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每畝玉米可節水30%以上,節肥50%以上,產量提高30%以上。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實現高效節水農業的重要途徑之一。2023年秋冬季,銀川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面積達到46.87萬畝,建設片區55個。截至2023年底,銀川市建成高標準農田147.1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至0.56。
作為改革試點的賀蘭縣,成立了5家智能節水科技公司,管理著全縣52.5萬畝耕地的用水。“管水員負責放水,渠口的4G自動化水閘門只有管水員才能打開。”賀蘭縣水務局負責人說。節水公司要定期檢查水渠,防止破損滲漏,還要培訓管水員,因地制宜研究節水措施。2023年,賀蘭縣農田節水量達1167萬立方米。
漁業方面,近年來,銀川市改造集中連片漁塘3.2萬畝,建設設施養殖15萬平方米,大力推廣三池兩壩、稻漁綜養、魚菜共生、復合生態溝塘、溫棚微生物降解等水質凈化模式,漁業面積穩定在10.05萬畝,適水產業規模和效益穩步提升。
工業節水 深度挖掘節水空間
“我們以節水型園區建設和用水權改革為抓手,全面落實‘四水四定’原則,通過出臺鼓勵節水控水支持政策,全面推動園區水資源利用向集約式轉變。”銀川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園區已先后實施節水改造項目40余個,創建節水型企業21家,銀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的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8%。
同時,園區投資1.7億元建設再生水儲存設施和輸配管網,將再生水引入中環、隆基、西夏熱電等重點企業,全面提高再生水使用率。“自企業建成后,投入專業設備,企業的綠化用水、循環冷卻用水、消防用水、鍋爐制除鹽水全部使用再生水。”哈納斯東部熱電廠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銀川市還通過實施冷卻水循環回用、再生水利用、廢水處理再利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等措施,深度挖掘企業節水空間,工業節水增效成果顯著。
2023年,銀川市(不含寧東)工業取水量8170萬立方米,占全市用水總量的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8.8立方米/萬元。“十四五”前三年,銀川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2.8%,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5%以上,累計完成節水型企業創建33家,超額完成《銀川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四水四定”實施方案》指標任務。
優質安全 城市供水方式轉型
銀川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0.886億立方米,多年年平均降雨量僅為174毫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不足800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2/5。
盛夏時節,賀蘭山下的西夏水庫碧波蕩漾,這是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的重點水庫。2017年,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啟動。2019年工程完工,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興慶區180萬城鄉居民喝上了優質安全的黃河水。2020年6月,賀蘭縣和永寧縣居民也喝上了黃河水。
2023年9月,銀川都市圈城鄉東線供水工程完工。該工程利用黃河青銅峽庫區右岸的東干渠首引水,進入吳忠市利通區和青銅峽市,以及靈武市。至此,銀川市實現了黃河水供水工程+備用水源地兩套城市供水方式的成功轉型。
董建華表示,通過踐行“四水四定”,如今,銀川市城鎮建設規模發展有度,銀川都市圈城鄉供水西線、東線供水工程運行平穩,實現了地下水采補平衡,農村“廁所革命”順利實施,城鎮最高日供水量由95萬立方米穩定下降至81萬立方米左右。
生態治理 打造城市水環境生態圈
銀川市以整治突出水環境問題為導向,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
近年來,銀川市采用“一溝一策”的治理方法,對擋浸溝、銀東干溝、城市四排溝、銀新干溝、第二排水溝、西大溝、平伏橋四清溝、陳家圈溝、滿城街東側排水溝等9條城市黑臭水體進行治理。隨后,又實施了銀新干溝、第二排水溝、西大溝生態修復及品質提升工程。目前,9條城市黑臭水溝全部消除,部分水溝還變成了景色宜人的帶狀休閑濕地。
源頭控污方面,銀川市加快實施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16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排放標準,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50%。中段提升方面,銀川市大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繞城高速公路內全面禁止施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禁養區的畜禽養殖場關停搬遷,小散亂養殖場全部退出城區,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末端兜底方面,銀川市大力開展人工濕地建設,建成了濱河水系,南北貫通50公里,串聯濕地8處,形成面積1.1萬畝的水系,種植水生植物持續生態治理,確保排入黃河的水質穩定。
去年以來,銀川市開展美麗河湖建設,實施了羅家湖公園等系列項目,河、湖、溝、渠、庫、濕地交織貫通的區域性水資源調控體系和城市水環境生態圈正在形成。如今,銀川市各河湖濕地豐盈澄澈,飛鳥翩翩,已成為市民健身休閑、攝影打卡的休閑好去處。
用好再生水 拓寬利用空間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科學合理利用好再生水對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制定《銀川市再生水利用規劃》《銀川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將園林綠化納入再生水管網覆蓋范圍,拓寬再生水資源利用空間。
銀川市將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用于工業生產、市政雜用、生態補水、城市綠化、車輛沖洗等。截至2023年底,累計利用各類非常規水1.307億立方米,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8.9%,比2021年提高27個百分點。
制定《銀川市再生水利用確權交易試點實施方案》,明確試點區域再生水置換黃河水的認定條件、程序交易收益分配原則。再過一個月,銀川市第二和第四污水處理廠片區再生水河湖生態利用工程將運行通水。與一般污水處理廠不同的是,這2個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將實現銀川市建成區再生水潛流濕地“零的突破”,每年可置換黃河水指標1900余萬立方米。
用水權改革 讓水資源變成水資產
如何讓節約用水變成內在動力,讓“水資源”變成“水資產”,這是改革必定要面臨的問題。
賀蘭縣是水資源變“水資產”的試點縣。2023年5月,寧夏共創土地運營開發有限公司收儲了寧夏西夏嘉釀啤酒有限公司4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權,成為全區首筆國企參與的管網用水權有償收儲。西夏嘉釀的40萬立方米水是企業深挖內部潛能得到的。“收儲”意味著一旦有企業購買,西夏嘉釀節約出來的水就可以變現。
節約出來的水可以賣給工業企業,用水權可以抵押貸款。2023年11月,寧夏北伏科技有限公司、寧夏光華活性炭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賀蘭磷肥有限責任公司共用“水權+土地”綜合抵押的方式,獲得1700萬元授信貸款。其中,寧夏北伏科技有限公司獲得1000萬元貸款。該公司總經理王斌說:“這1000萬元流動資金,幫我們解決了實際困難,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動力。”
截至目前,銀川市立足用水實際,以縣域為單元,全面推進用水權確權,已完成農業、工業、養殖業確權工作,實施銀川市三區和永寧縣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監管項目建設,建立了《銀川市金融支持用水權改革的實施方案》等20余項改革制度,累計實現用水權交易71筆,交易水量近6.83億立方米,交易金額7.06億元,有力推動了水資源向“水資產”轉變。
來源: 寧夏新聞網